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
hyde221 2025-05-24 装修心得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界面新闻记者 | 陈奇锐

界面新闻编辑 | 许悦

515日,始祖鸟和邱江、何川和汤泯等攀岩运动员聚集在广西的凤山社更穿洞,为中国首条5.15b难度攀岩线路面世举办活动。

通常来说,攀岩难度等级从5.5起步,逐渐进阶至5.65.75.85.95.105.11……在达到5.10之后, 对攀岩难度的描述会通过在末尾增加abcd四个字母来进一步划分。目前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攀岩线路等级是5.15d,仅有3条:2条在挪威的Flatanger1条在法国的Verdon。

始祖鸟从2024年开始落地世界级岩场计划,举措之一是开设更多也难度更高的中国野外攀岩线路。 在始祖鸟的支持下,何川等6位中国攀岩运动员和9位欧洲开线员组建团队,在中国累计开出110条覆盖不同难度的攀岩线路,其中包括社更穿洞的5.15b线路。

开设社更穿洞5.15b线路让中国攀岩运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,而中国攀岩市场已经在快速发展。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图片来源:始祖鸟

根据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数据,2012年全国的攀岩爱好者只有近1万人,截至2023年年底,已增长至50余万人。天眼查App显示,目前处于存续状态的攀岩相关公司共有1.1万家,其中成立时间在15年的有5826家。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
现实情况是,中国攀岩市场发展和攀岩人群增长,主要靠室内攀岩业务驱动。与欧美相比,这是一种倒转过来的状态。

何川向界面新闻表示,室内攀岩门槛低、不受天气影响,是使其优先于野外攀岩在中国流行的原因,而大部分受到关注的攀岩赛事也多将场地设置在室内。但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,中国的高难度攀岩线路不仅少,总线路数量也不多。

根据体育杂志《新体育》的报道,截至202411月,欧洲拥有接近80万条野外攀岩线路,其中西班牙和德国拥都有接近10万条。但在中国,野外攀岩总路线仅有1.2万条。

欧洲山地资源和人口聚集区域距离较近,便于开展野外攀岩运动。何川表示,但中国攀岩资源较好的地方通常处于欠发达省份,沿海攀岩人群聚集的地区匹配的攀岩资源则较少。空间隔离导致了开发攀岩路线和出门进行野外攀岩的成本上升。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图片来源:始祖鸟

很多情况下,挑战并不只是线路数量。

野外攀岩通常是不收费的,因为大部分岩场并非私人持有。这导致了开设一条新的攀岩线路,需要与岩场所在地的政府、居民进行协调。不止一位采访对象向界面新闻称,开线后的岩场维护工作仍主要由攀岩社群自发完成。

没有形成完整的运营体系,大部分野外攀岩参与方难以找到盈利空间。大部分岩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,没有人付费导致了后续运营和维护的困难。何川说道,但室内岩馆就没有这样的问题,只要有人付费加入就能运转起来,随后吸引更多人加入。

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攀岩市场发展的想象空间。

一个可以类比的运动是滑雪,其在近年从小众走向大众。室内和户外攀岩并非对立状态,数位采访对象也称两种场景里的技巧可以转换。可是在社交媒体上,许多人将室内攀岩看做一种健身房式运动,除了锻炼之外,意义还有社交、拍照和打卡。

“攀岩里面大家用到的技术难度或者是难度水平,我觉得室内室外都差不多,但是最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,开岩馆最终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走到户外去汤泯向界面新闻表示。

从商业辐射影响力角度看,滑雪运动围绕着雪场延展出了规模庞大的度假、旅游模式,而野外攀岩发展不足则限制了新可能性的发生。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图片来源:始祖鸟

商业品牌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野外攀岩领域发展。

始祖鸟近年在中国举办山地课堂项目,邀请中国和海外攀岩运动员、攀岩社群在阳朔举办论坛和教学活动。其它举措还包括与攀岩运动员合作,支持部分岩场的后续和维护运营。而本土户外品牌凯乐石则从2008年开始成立器材部,销售攀岩器材,并在随后几年推动开设中国野外攀岩路线。只有形成氛围,行业共同推动,一项运动才能真正从小众走向更多人。

现阶段,即使有商业品牌加入,野外攀岩以及整个攀岩项目想要复制诸如滑雪、网球等运动从小众到大众发展的进程,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。

滑雪和网球背靠冬奥会和奥运会,一系列国际大型赛事中,明星运动员获得大量曝光,谷爱凌和郑钦文成为广告商的宠儿,又“教育”了更多观众关注这两项运动。而攀岩领域虽然已有伍鹏、潘愚非等人获得关注,但仍未有辐射大量中国观众的高影响力赛事、项目出现。

其次,滑雪和网球影响大众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,专业装备能够与时尚、潮流领域搭配,融入社会文化。但攀岩对服装的讲究不多,以通用产品为主,主要考量是透气和耐磨损。大家较为看重的专用产品是攀岩鞋、绳索等器械类产品,也是销售重点。

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

这不是一个能够迅速带来收入的品类。

通过浏览多个户外品牌的天猫旗舰店,可见“攀岩类目的产品数量要远少于登山徒步里的产品数量。攀岩还是偏小众的运动。野外攀岩有时候还是发挥宣传和精神引导的作用。汤泯表示。

目前来看,最终承接品牌对户外攀岩投入的,或许仍是数量快速增长的室内攀岩馆。

中国登山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《2023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312月,国内现有商业攀岩馆636家,同比上年增长31%。近43%的参与者年投入超过5000元,岩馆门票与装备支出明显增加,攀岩人群收入水平基本贴近白领与新中产。

许多岩馆同时开设攀岩装备销售业务,如何与岩馆合作是户外品牌销售攀岩相关装备的策略重点之一。像始祖鸟这样的品牌愿意在攀岩业务上持续作出“反商业”的投入,追求的可能并非短期回报。攀岩运动的特点是生命周期长,覆盖年龄段广因此攀岩者会对特定品牌的服饰、装备产生较高忠诚度。何川表示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攀岩运动在中国能走向大众吗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