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|“苏辙后人”被打假,更要铲除滋生伪名人的土壤

马上评|“苏辙后人”被打假,更要铲除滋生伪名人的土壤

hyde221 2025-08-18 装修禁忌 2 次浏览 0个评论
马上评|“苏辙后人”被打假,更要铲除滋生伪名人的土壤

遭到身份打假的苏文  

“俄罗斯外籍院士、苏辙后人”苏文的身份,近日持续遭到质疑。8月17日,澎湃新闻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相关部门获悉,该县正在走程序注销郏县东坡书院。此外,原计划投资33亿元的郏县东坡书院综合体建设项目已自动作废,且当地未进行实质投入。

自称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”,结果遭该机构官方辟谣;标榜是“苏辙后人”,究竟是第多少代后人,其说法前后不一、版本众多;打着“海南东坡书院”的旗号行走,但当地并没有相关机构……连日来,被多方打假的苏文,俨然成了一场伪名人、伪专家现形记。

此事最匪夷所思的,倒不是苏文精心包装的多重身份,而是一个身份存疑的人,竟然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座上宾,还一度拿下高达33亿元的巨额投资项目。

在苏文被打假之后,当地迅速删除了此前发布的合作信息。但哪怕项目早已终止,没有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,这一闹剧也给地方公信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。它暴露出的,远不止一个骗局那么简单,更是地方招商引资环节的管理混乱。

苏文之所以能一路畅通,与其说是骗术高明,倒不如说是当地有关部门在“投资者”身份核实上严重失察。

像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”,如果是真实的,必然有相应的官方认证;“苏辙后人”的唬人头衔,也可以通过族谱、历史研究等方式来证明。地方政府在与他合作时,进行简单的背景调查,或许就能识破这些假身份。

作为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的安葬之地,郏县大力推广三苏文化,希望通过名人加持和重大项目来带动经济发展,本身无可厚非,但文化推广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、尊重历史的前提下,切忌病急乱投医。

33亿元的投资规模,对一个县而言,绝非小数目。如此重大的项目,理应启动严格的招商审核机制,对合作方的身份深入考察。绝不能因为对方顶着“院士”“名人后代”之类的头衔,就放松警惕,甚至不加核实。

如果为了短期宣传效应,盲目追捧所谓的名人,与身份存疑者联手打造文化项目,不仅无法真正弘扬传统文化、带动地方经济,反而可能损害地方形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近两年来,有人多次向郏县相关部门反映苏文的身份问题等,但一直没得到妥善解决。这一细节如果属实,值得追问的是,当地对于苏文身份造假的举报,为何视而不见?是担心真相曝光影响政绩形象,还是被合作前景蒙蔽了判断?对此,当地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说法。

就在前不久,“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”被打假。类似的伪专家、伪名人不是个案,一些人利用社会对名人效应的追捧,伪造身份,骗取资源,是怀揣侥幸心理;但更让人担心的是,有的地方在文化发展、招商引资过程中急于求成,被伪专家、伪名人牵着鼻子走,最终上演一出出荒诞剧。

伪专家、伪名人要打掉,但更关键的是铲除滋生他们的土壤。依法依规办事,严格遵守招商引资的审核程序,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发展机遇,才能少一些招摇撞骗的闹剧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马上评|“苏辙后人”被打假,更要铲除滋生伪名人的土壤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